先秦魏晋魏晋末南北朝初南北朝隋末唐初唐末宋初宋末金初宋末元初金末元初元末明初明末清初清末民国初清末近现代初民国末当代初近现代近现代末当代初当代

唐《东鲁门泛舟二首》全文,作者:李白

日落沙明天倒开,波摇石动水萦回。轻舟泛月寻溪转,疑是山隐雪后来。水作青龙盘石堤,桃花夹岸鲁门西。若教月下乘舟去,何啻风流到剡溪。

关键词标签分类:写景  抒情  豪迈  

 

唐《东鲁门泛舟二首》译文

夕阳落了,白沙更亮,天空倒映水中;水波摇,石影动,流水回旋萦绕。驾起小舟,乘着月光,沿着溪水转,恍如王子猷山阴雪后寻访戴安道。
 

唐《东鲁门泛舟二首》注释

⑴东鲁门:据《一统志》记载:东鲁门在兖州(今山东曲阜、兖州一带)城东。⑵沙:水旁之地。天倒开:指天空倒映在水中。⑶萦回:萦绕回旋。唐杜甫《冬到金华山观因得故拾遗陈公学堂遗迹》:“系舟接绝壁,杖策穷萦回。”⑷泛月:月下泛舟。寻:这里是沿、随的意思。⑸山阴:今浙江绍兴。山阴雪:据《世说新语·任诞》记载:东晋人王徽之家住山阴,一夜大雪,四望一片洁白,忽忆好友戴逵家在剡溪(在今浙江嵊州),就乘船去访问。经过一夜的时间,才到达戴的门前,却不入门而回。人家问他为什么这样做,他说:“我本乘兴而来,兴尽而返,何必见戴?”阴:一作“隐”。⑹盘:环绕。两句意为:河水像青龙一样环绕着石堤,流向桃花夹岸的东鲁门西边。⑺何啻(chì):何异。风流:这里指高雅的行为。剡溪(shàn):又名戴溪,在今浙江嵊州曹娥江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