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秦魏晋魏晋末南北朝初南北朝隋末唐初唐末宋初宋末金初宋末元初金末元初元末明初明末清初清末民国初清末近现代初民国末当代初近现代近现代末当代初当代

魏晋《苦寒行》全文,作者:曹操

北上太行山,艰哉何巍巍。羊肠坂诘屈,车轮为之摧。树木何萧瑟,北风声正悲。熊罴对我蹲,虎豹夹路蹄。溪谷少人民,雪落何霏霏。延颈长叹息,远行多所怀。我心何怫郁,思欲一东归。水深桥梁绝,中路正徘徊。迷惑失故路,薄暮无宿栖。行行日已远,人马同时饥。担囊行取薪,斧冰持作糜。悲彼东山诗,悠悠使我哀。

关键词标签分类:情感  行军  艰难  同情  

 

魏晋《苦寒行》译文

北征登上太行山,山高岭峻多艰难!羊肠坂路真崎岖,一路颠簸车轮断。风吹树木声萧萧,北风呼啸发悲号。熊罴当路面对我蹲坐,虎豹夹道发威狂嚎叫。溪谷荒凉人烟少,大雪纷纷漫天飘。抬头远望长声叹息,长途跋涉思绪如潮。我心郁郁多么愁闷,真想东归返回故乡。水深桥断难前进,大军徘徊半路上。行军迷路失方向,傍晚还没有住宿的地方。走啊走啊日久远,人疲马乏又渴又饥。担着行囊边走边砍柴,凿冰煮粥充饥肠。想起那篇《东山》,深深触动我的哀伤。
 

魏晋《苦寒行》注释

1.太行山:绵延于山西、河北、河南三省交界处的大山脉。2.何:多么。与下文“雪落何霏霏”之“何”意同。巍巍:高耸的样子。3.羊肠坂(bǎn):地名,在壶关(今山西长治县东南)东南,以坂道盘旋弯曲如羊肠而得名。坂:斜坡。诘屈:曲折盘旋。4.摧:毁坏、折断。5.罴(pí):熊的一种,又叫马熊或人熊。6.溪谷:山中低洼有水处。山中居民往往聚居溪谷,此处说“少人民”,言山中人烟稀少。7.霏霏:雪下得很盛的样子。8.延颈:伸长脖子(远眺)。9.怀:怀恋,心事。10.怫(fú)郁:愁闷不安。11.东归:指归故乡谯郡。作者谯(今安徽亳县)人,在太行之东,故云“一东归”。12.绝:断。13.中路:中途。14.薄暮:黄昏。15.担囊:挑着行李。行取薪:边走边拾柴。16.斧冰:以斧凿冰取水。糜(mí):稀粥。17.《东山》:《诗经》篇名。据毛序,本篇为周公东征,战士离乡三年,在归途中思念家乡而作。18.悠悠:忧思绵长的样子。
 
上一条:燕歌行下一条:薤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