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骈详细介绍
高骈,字千里,南平郡王高崇文之孙,晚唐名将。高骈出生于禁军世家,其一生辉煌之起点为866年率军收复交趾,破蛮兵20余万。后历任天平、西川、荆南、镇海、淮南等五镇节度使。期间正值黄巢大起义,高骈多次重创起义军。被唐僖宗任命为诸道行营兵马都统。后中黄巢缓兵之计,大将张璘阵亡。高骈由此不敢再战,致使黄巢顺利渡江、攻陷长安。此后至长安收复的三年间,淮南未出一兵一卒救援京师,高骈一生功名毁之一旦。高骈嗜好装神弄鬼,几乎达到癫狂的程度。后被部将毕师铎所害,连同其子侄四十余人,“同坎(坑)瘗(埋)之”。
高骈(pián)(821年-887年9月24日 ),字千里。幽州(今北京西南)人。祖籍渤海蓚县(今河北景县),先世为山东名门“渤海高氏”。唐朝后期名将、诗人,南平郡王高崇文之孙。高骈出生于禁军世家,历右神策军都虞候、秦州刺史、安南都护等。咸通六年(865年),高骈率军破峰州蛮。次年,进兵收复交趾,出任首任静海军节度使,任内修筑大罗城,奠定了现代越南首都河内的基础。后历任天平、西川、荆南、镇海、淮南等五镇节度使,期间多次重创黄巢起义军,并被唐僖宗任命为诸道行营兵马都统,封渤海郡王。后因大将张璘阵亡不敢出战,严备自保,致使黄巢顺利渡江、两京失守,自身兵权被削。黄巢平定后,高骈后悔当初未立功业,日渐消沉。晚年嗜好装神弄鬼,几近痴癫。他重用术士吕用之、张守一等,致使上下离心,终于光启三年(887年)为部将毕师铎所囚杀。《新唐书》将其列入《叛臣列传》。高骈身为武臣,而好文学,被称为“落雕侍御” 。宋人计有功称其诗“雅有奇藻”。《全唐诗》编有其诗一卷。